EN
新闻动态
新闻动态

《道德经》系列讲座第二期快讯

日期:2012-04-20

每周一次的国学讲座,徐华老师撷取《道德经》的思想精髓,将其中晦涩难懂却蕴含辩证智慧的道理,用白话易懂、风趣幽默的语言加上贴近社会生活的例子,向我们做了生动形象的诠释。老师,将道德经中无为、自然、和谐、真善、宽容等精神,润物细无声的诠释到我们的生活、学习中,领悟人生智慧、涤荡凡人心灵。

老子的《道德经》既是道家经典,也是国学经典。《道德经》以大雅之风营造空灵深邃之境,以庄重之态彰显华夏传统文化之厚重,以朴素无华的本真再现大道大德之善美,突出了对老子关于自然和谐、人自身和谐,人与人和谐、人与社会和谐等理念的解读和感悟。

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;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”通过徐老师的解析,让我明白,世间万物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存在着,美与丑,善与恶,难和易,长和短,高和下等等,其实他们原来都是一个概念,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,但是大多数人却喜欢强加上自己的主观意识(即是有为),于是就有了对立面,有了对立面就有了矛盾,有了矛盾往往就导致人喜欢好的结果,无法接受坏的结果,因此我们就会痛苦,迷惘,甚至绝望,但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的环境里,像这样的矛盾无时不可的存在着,如得失,喜悲,荣辱,爱恨。可是我们看到,太阳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不再升起,时间也不会因为你的快乐而多停留一秒,自然的规律,我们无法阻碍和改变,所以我们要让万物自然地产生而不去人为制造,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自己的意志。比如:功业成就了而不据为己有,因为不曾据为己有,所以也就不会失去,如此我们再来看待得失,我们就会释然了。

通过本次参加《道德经》国学讲座,我们不但可以对道家哲学和道家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,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、净化心灵、提高的思想境界,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。聆听老师解析《道德经》的过程,便调制了自己的心灵鸡汤。

本期讲座讲义稿随后奉上。

 

(撰稿:2011级国际商务硕士 刘宗凤)

MBA教育中心

2012419

 

考生登录
在校生登录
教师登录
校友登录
下载中心

请升级浏览器版本

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。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